一、专业基本情况
电子商务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引领商业模式变革、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信息消费需求、促进现代服务和信息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湖北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满足“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高素质”和“专业特长”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师资队伍配备良好,学缘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各项教学设施齐全,图书资料丰富,配备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保证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优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电商企业运营与管理所需能力,能在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等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环境下商务运营、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发展特色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专业,湖北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构建“管理学科为核、数字技术为翼、产教融合为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聚焦“数字商务运营、智能数据分析、跨境电商业态”三大核心领域,形成“双创引领、产教协同、数据赋能”的差异化发展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字经济思维与现代管理素养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1.服务国家战略的学科交叉
本专业锚定“数字中国”战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征,构建“管理+技术+商业”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以管理学理论为根基,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优势,重点打造包含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信息系统开发三大知识模块的课程群。在主干学科设置上,通过《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双学科支撑,形成“管理理论奠基-数字技术赋能-商业实践深化”的递进式培养路径。特别是在数据科学能力培养方面,构建了从《高等数学》《统计学》基础课程,到《Python程序设计》《商务数据分析》应用课程,最终延伸至《商务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完整培养链条,强化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机器学习等技术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
2.产教融合驱动的实践育人
依托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学院建设平台,本专业构建“三层递进、五维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技能层设置《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实验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完成店铺装修、网站架构等基础能力训练;综合应用层通过《电商运营实训》《跨境电商模拟》等模块化实训,实现“平台运营-数据分析-客户管理”的全流程实战;创新拓展层则依托“互联网+”“挑战杯”“三创赛”等学科竞赛,形成“竞赛项目孵化-创业实践转化-科研成果产出”的创新能力培养闭环。目前已建成校内外协同育人基地多个,与咸宁当地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真实项目实训,近年来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3.数据赋能导向的核心能力
本专业紧扣电子商务“数据驱动决策”的行业特征,构建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三阶体系”。在数据采集阶段,通过《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多源异构数据的能力;在数据处理阶段,《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课程着重训练数据清洗、特征工程等技术;在数据应用阶段,《消费者行为分析》《营销策划》等课程强化商业洞察与决策支持能力。特别设置贯穿2-6学期的“电商数据分析实训”项目群,形成“数据采集-建模分析-报告撰写”的递进式训练。
4.双创教育引领的特色发展
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体系方面,设置《创业教育基础》《中小企业创业》等必修课程,开发《互联网广告策划》等特色选修模块;在培养机制方面,实施“导师+项目+团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近三年培育多个创业项目,特别建立学科竞赛成果转化机制,将获奖项目纳入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实现“以赛促创、赛创融合”的良性循环。
5.新文科背景下的素质发展
立足新文科建设要求,构建“数字素养+人文底蕴+国际视野”的素质培养体系,在人文底蕴塑造方面,通过《电子商务法》等课程强化职业操守,结合“楚商文化研习”“电商扶贫实践”等特色活动培养家国情怀;在国际化能力培养方面,设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等双语课程,培养学生适应RCEP等区域经贸协定的国际电商运营能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