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许慧卿;审核:王娜)2025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英教授应邀来到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指导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并围绕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体系重构展开深度研讨,共探“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新路径。刘守英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十四五”“十五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
刘守英教授结合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深刻剖析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的变革趋势。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经济系统核心生产要素从资本转向数据、组织方式从企业转向平台,传统经济学教育框架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他强调,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需向“数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经济学”的融合模式转型,通过跨学科交叉、产教协同,培养兼具经济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刘守英教授仔细查阅了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他材料,他对经济学专业23版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刘守英教授提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数字经济学概论”“平台经济”“数据分析与经济决策”等课程嵌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符合当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刘守英教授指出,教师需主动更新知识结构,通过校企共建案例库、实践基地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动态对接,也应提高行业导师和实习基地的高质量引入和建设。


在讨论交流环节,参加座谈的教师们围绕“人工智能+社科”“交叉学科融合”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刘守英教授总结指出,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结合区域产业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此次座谈为经管学院省级一流专业经济学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借鉴培训成果优化课程设计,加强校企合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数字经济战略与产业升级输送高质量人才。